堆浸法提金是将低品位金矿石或浮选尾矿在底垫材料上筑堆,通过氰化钠溶液循环喷淋,使矿石中的金、银溶解出来形成含金贵液,进而回收黄金的过程。堆浸法工艺简单、操作容易且经济高效。但是,堆浸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矿石,经实验研究发现,堆浸法提金更适合如下几种矿石类型:
浸染型氧化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:金品位低,多数在 1.0 - 3.0g/t 范围内,仅个别矿床的金矿石品位大于 3.0g/t;金的嵌布粒度细,易于氰化浸出;矿石因受氧化、风化而呈疏松多孔,具有良好的可渗透性。例如,在某些工业实践中,可供堆浸的氧化矿中,浸染型氧化矿的金多赋存于脉石或矿物裂隙中,颗粒较小而易暴露,使得其易于堆浸提金。
对于这类矿石,由于金与硫化物矿物未紧密共生,使得金在氰化物溶液中的浸出相对容易。其金品位也多处于适合堆浸提金的范围,同时矿石可能因受氧化、风化作用而具有一定的可渗透性。如一些实践证明适宜堆浸法提金的金矿石类型中,这类矿石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堆浸提金法处理。
具体包括含金石英脉、含金角砾岩、构造蚀变岩、安山岩、砂岩、斑岩、热液变质岩、硅化糜棱岩、次生含金铁帽等十几种。
(1)含金石英脉:金粒度多为中粒、细粒,金多产于褐铁矿中,有害元素含量少,矿石渗透性良好。含金硫化物矿被氧化而成褐铁矿,风化严重,裂隙发育,适合堆浸提金。
(2)斑岩型:金的嵌布粒度细,主要在石英、长石、褐铁矿中,极少含有害元素,氧化程度高,风化较严重,裂隙发育,次生孔细密集,适宜堆浸。
(3)蚀变安山岩:细粒自然金 50% 在矿物裂隙中,有害元素含量少,矿石中裂隙及空洞发育,渗透性能良好,适合堆浸提金。
(4)碳酸盐型:金粒微细,主要在方解石,其次在石英中,极少含有害元素,矿石受挤压破碎,次生孔洞呈网络状,氧化性高,适合堆浸。
(5)构造蚀变岩:金粒微细,与褐铁矿、岩屑共生,极少含有害元素,受挤压,破碎,质地疏松,裂隙发育,孔洞多,适宜堆浸。
(6)含金铁帽型:细粒金产于褐铁矿、石英中,铜含量较多,氧化程度深,裂隙发育,矿石泥化严重,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堆浸提金。
(7)变质热液型:细粒金主要在石英,其次在褐铁矿中,银含量较高,风化强烈、泥化严重,次生孔洞密集,氧化程度高,可考虑堆浸。
(8)硅化糜棱岩型:微细金在褐铁矿、黄钾铁矾、石英中,极少含有害元素,泥化严重,氧化深、次生孔洞如蛛网,可进行堆浸处理。
(9)砂岩型:细粒金产于石英砂岩中,铜含量较高,氧化程度一般,结构较为致密,但通过破碎等方法可使金暴露,适合堆浸。
(10)热液充填型:细粒金产于褐铁矿与胶溶物中,铅锌含量高,一般风化强烈,矿石泥化严重,裂隙发育,孔洞密集,可采用堆浸法。
(11)破碎角砾岩:微细金在石英、褐铁矿与胶溶物中,硫稍高,氧化程度一般,孔洞裂隙发育,胶结物质多,可堆浸提金。
(12)蚀变玄武岩:微细金粒多存在细泥中,极少含有害元素,一般矿石含泥量高,需团矿堆浸,效果较好。
(13)泥质粉砂岩:极细金粒多赋存于细泥中,极少含有害元素,矿石含泥量超过 30%,如团矿处理,浸出率可达 80%。
(14)硅化蚀变岩:微细金浸染状,分布于蚀变岩中,极少含有害元素,矿石氧化程度高,裂隙孔洞发育,易浸出,适合堆浸。
堆浸法作为一种成本低、效率高的提金方法,尽管适用范围比较受限,但是仍然有很多中小规模的低品位金矿选厂使用这种方法,了解堆浸法提金适宜的矿石类型,有助于选择提金方法。
上一篇:氧化金矿选矿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
下一篇:金尾矿提金技术,三种方法常用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