钼矿选矿的最佳浓度通常控制在35%-45%之间,这个区间能平衡浮选效率和资源利用率。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矿石性质灵活调整,比如硫化矿常采用40%左右的矿浆浓度,氧化矿则需适当降低至30%-35%。矿粒过粗或过细都会影响分选效果,这时候就得通过浓度调节来优化浮选动力学参数。
为什么说浓度控制这么关键?矿浆黏度直接影响药剂分散度和气泡矿化效果。浓度过高会导致矿粒碰撞概率下降,精矿品位可能提升但回收率骤减;浓度过低虽然流动性好,却会造成药剂浪费和能耗增加。现场操作时要紧盯矿浆流速与浮选机液位,特别是处理含泥量高的矿石时,建议每两小时检测一次浓度值。
矿石粒度差异是调节浓度的重要依据。当矿石破碎至0.074mm占比超过65%时,矿浆黏度会明显上升,此时将浓度下调3-5个百分点能有效改善分选条件。反之若粗颗粒占比大,适当提高浓度反而能增强气泡托举力。某选厂曾通过将浓度从38%调至42%,使钼回收率提高了1.8个百分点。
设备类型不同也会改变最佳浓度范围。机械搅拌式浮选机通常比充气式浮选柱需要更低浓度,前者适合35%-40%,后者可在42%-45%区间高效运行。实际操作中发现,在浮选柱中采用阶梯式浓度控制——粗选段42%、扫选段38%、精选段35%,能同步提升精矿质量和尾矿废弃效率。
药剂添加与浓度存在动态平衡关系。当使用新型捕收剂时,矿浆浓度每提高1%,药剂用量需相应增加0.3%-0.5%。某选矿厂通过将浓度从36%提升至39%,配合调整黄药用量,使钼精矿品位稳定在47.5%以上。但要特别注意浓度变化对起泡剂的影响,浓度过高容易导致泡沫层过厚而夹带脉石。
温度变化带来的浓度波动不容忽视。冬季生产时矿浆温度低于15℃需提高浓度2-3个百分点以补偿药剂活性下降,夏季高温环境则要防止浓度过高引起的设备结垢。某北方选厂采用动态浓度控制系统,根据实时温度自动调节补水量,成功将全年钼回收率波动控制在±0.5%以内。
上一篇:大型选矿设备多少钱
下一篇:水选选矿设备价格多少合适
新闻推荐